本校為特殊學校暨資源中心,在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方面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專業知識,特別是在照顧讀寫障礙及學習困難的學生方面,我們會與學校緊密協作,分享有關的知識/技巧。
支援服務的形式包括到校諮詢、觀課及檢討會議、個案研討會、校本工作坊 / 分享會、網上諮詢及資源分享等。彈性安排,合共40小時。
為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的「學校伙伴計劃」
有關該計劃的詳情,可參考本局發出的教育局通函第142/2019號。
就特殊學習困難/讀寫障礙為伙伴學校提供的支援項目
- 專業諮詢、到校支援及教師培訓,包括觀課、評估、策略分享會、研討會、工作坊、共同備課及協作教學,將支援策略及技巧成功轉移予伙伴學校的教師
- 資源共享: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製作及分享電子教材
推行策略
- 與學校分享透過使用本校一直沿用嶄新而行之有效的互動讀寫系統及電子學習平台進行輔助教學,以提升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讀寫能力及學習動機
- 透過籌劃會議及觀課了解伙伴學校的需要,與負責的教職員設計相應一系列的教師專業培訓工作坊及研討會
- 教師能從其中的工作坊或研討會中認識切合特殊學習困難學生的教學法及使用上述電子教材及平台的方法,並會透過共同備課,針對學生的學習難點設計合適教材在課堂中使用。完成教材後,會參與試用教材的觀課,協助伙伴學校作出回饋及檢討
- 舉辦讀寫工作坊,結合遊戲及工作紙,為學生提供訓練,以輔助學生改善他們的讀寫困難
- 入班支援使用電子書教學以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
- 鼓勵伙伴學校讓學生在課後及家中繼續使用上述教材學習,需要時配合家長簡介會讓家長也能檢視其子女的學習成效
資源調配
- 成立包括資深教師及專責人員的支援隊伍,增聘額外教師替代原有工作
成功準則
- 伙伴學校教師能互動讀寫系統及電子學習平台調適教材及進行輔助教學
- 學生能在利用系統於課堂及課堂以外輔助學習
- 教師能利用電子教學平台追蹤學生表現,了解其讀寫能力
- 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讀寫能力及學習動機有所提升
評估方法
- 讀寫系統及電子學習平台會紀錄學生的學習進程,教師能從系統紀錄中取得有效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難點,以設計切合他們的教學內容
- 透過專業交流會議、問卷調查、觀課及學生面談
教師培訓
- 如何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製作及分享電子教材
- 推動電子學習應用在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
- 有效運用電子課本促進學與教
- 利用電子教學照顧不同學習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