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綱要

本校的常識科課程主要源自於三個學習領域的學習元素,包括:「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學教育」與「科技教育」。而根據三大學習領域可再細分為「健康與生活」、「人與環境」、「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社會與公民」、「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及「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六個學習範疇。在六個學習範疇之下有不同的主題、學習重點及學習重點細目。

在各個學習範疇及主題之下,我們為學生提供本科的學科知識。除學科知識外,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也是本校所重視的。

課程發展議會提倡九種共通能力,當中包括:溝通能力、創造力、慎思明辨能力、解難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協作能力、運算能力和研習能力。而這九種共通能力亦成為本科培育學生的重要元素。因此,本科在課程上盡量締造空間來培養他們的共通能力。

當然,在提升學生的學科知識和共通能力之餘,價值觀及態度的培養亦是本科課程的另一焦點所在。價值觀是學生應發展的素質,也是行為和判斷的準則。而態度則是把工作做好的個人特質。我們期望透過常識科的學習及當中不同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生活態度、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為了配合不同能力的學生學習需要和確保他們能獲取相關的學習經歷,在規劃本校的常識科課程時,我們因應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將課程進行調適,發展三個組別(初組、中組及高組)的課程。此外,我們也為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提供增潤課程,讓他們有延展學習的機會,對某些課題有更深入的研習。

常識科課程提供「科學教育」、「科技教育」和「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的基礎知識,與這些學習領域內的高中通識教育科一脈相承,為了令本科與高中的通識教育科有緊密的銜接,我們在本科的第三學習階段課程中,注入了通識教育的學習元素,期望讓學生日後升讀高中時,能更快和更輕鬆地掌握高中的通識教育課程。